要想理解这几种开发形态的不同,首先我们需要对这几种开发形式的差异有一个基础的了解:
APP开发
开发方式:采用原生语言开发,不支持跨平台
优点:运行流畅,体验好,功能不受限制,用户粘性高
缺点:开发成本高,上架麻烦,更新迭代速度慢,推广成本高,需要下载
适用场景:适合高粘度,高频次的刚需或较大型的应用
典型应用:强交互应用,重体验应用,中大型APP,社交应用,智能家居等
公众号Web开发
开发方式:采用H5开发语言,支持跨平台
优点:开发成本低,推广容易,更新迭代快,无需审核,无需下载
缺点:体验差,用户粘性较低,功能和运营受微信的生态限制
适用场景:频次低,粘性不高的应用,很适合作为初期项目的市场验证
典型应用:资讯展示类应用,服务类应用,电商类应用,营销推广类应用,轻量级应用
小程序开发
开发方式:采用类H5开发语言,支持跨平台
优点:开发成本低,推广容易,更新迭代较快,体验较好(接近原生),无需下载
缺点:不适合做用户沉淀,功能限制比较多,运营受微信的生态限制,需要审核,只能做小型应用
适用场景:用完即走的小工具,跟公众号联合绑定,小游戏应用
典型应用:工具类应用,营销工具,电商平台,小游戏,轻量级应用
在了解了以上三种开发方式的区别后,我们对于采用哪种开发方式就有一个初步的判断。举几个典型的案例参考:
聊天社交类的应用:由于是强交互,重体验的应用,加上微信本身已经具备IM的功能,如果在公众号或小程序上面实现交互体验会非常糟糕,也没有完善的第三方IM解决方案可以嵌入,推送功能也会受到非常多的限制,所以采用APP开发方式是比较好的选择,基本可以完美解决以上的问题;
电商平台:对于电商的消费者端而言,如果是一个初创的电商平台,消费频次一般不高,粘性也较低,大多数用户并不愿意为了购买几次东西而专门下载一个APP,所以采用公众号或小程序开发对于初创电商项目是最佳的选择。而且嫁接在微信生态的公众号和小程序,也更容易借助微信的生态低成本获得新用户和订单的转化;
工具类应用:比如借充电宝,一般这类项目的应用场景属于用户线下的实时性需求,消费频次低,且项目的选择性较多,安装APP过于繁琐,并不适合用APP的方式承载(APP可以作为一个渠道的补充)。而项目本身牵涉到地图功能的开发,普通H5页面展示和交互效果不佳,刚好微信小程序非常好地满足上面的各种需求。加上微信小程序本身有基于地理位置发现应用的功能,可以更好地获得精准的地理位置用户流量,所以小程序成为了借充电宝类项目的主要渠道流量和订单来源。